返回首页

社区文化包含什么内容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7-31 07:45   点击:1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社区文化包含什么内容

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端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

社区文化的定义因文化外延的不同也有很多说法。吴文藻先生认为:“文化的简单的定义,可以说是某一社区内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物质的、象征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

马林洪斯基认为,文化从功能的角度来考察,包括经济、教育、政治、法律与秩序、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及消毕娱乐等八个方面。桑佳斯论述的社区文化的外延更小,包括语言文字、公共象征、知识信仰、价值体系以及有关行为程序中的惯例、规则与特定方式。

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审视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为了方便论述,我们将物业管理中的社区文化界定为: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社区作为一定的地缘性群体和区域性社会,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地域要素。指为城市干道所拿毁芹分割或自然界限所包围,具有生存发展的硬件设施、相对独余键立和稳定的地域。

(2)人口因素。指由一定规模、数量、分布状况和类型构成的人口。

(3)结构要素。社区由一些群体和组织所构成,如家庭、邻里、商业、学校、医院、民间团体、政府机关等。

(4)社会心理要素。群体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取向。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归属感,产生参与群体的集体意识和行为。

农村社区文化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位知友,农村社区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即该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精神方面,即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培养起来的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新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审美情趣、人生乐趣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方面,即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所构成的规范结构

(1)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就是说,它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不仅包括经济关系,而且包括血缘、地缘等其他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一定的地域,而且包括人们赖以进行社会活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之,它包括了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2)社区具有多重功能。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社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就我国城乡基层社区的情况而言,一是具有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社区性机构大都发挥着组织、开展、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等等作用。二是具有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基层社区大都发挥着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各类政治组织,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等等作用。三是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基层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功能。四是具有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基层社区担负着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秩序、调解州塌民间纠纷、办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以及管理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项职能。社区功能的多重性是由社区内容的多样性和社区居民的多方面需求所决定的,也是社区作为社会实体的一种反映。

(3)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由于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共同体,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所以,人们的基本生活活动大都是在本社区范围内进行的。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从事着生产劳动、商业经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各种职野知业活动,并以此获取经济收入,作为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来源。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大都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需要。在本社区范围内,人们通过长期共同生活建立了多种人际关系,并且借助这些人际关系互通有无、交流感情、共同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难题。另外,绝大多数居民作为某一社区的正式成员,在本社区范围内享有参与社区管理、选举人民代表、选举社区干部等项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还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决定了它必须具备相应的活动设施。

(4)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聚落;作为人文地理学和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按最早使用的德文“Siedelung”的字义意为居住地。人类寻求比较理想的居住场所和各种活动的基地,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居住地逐渐由临时的、移动的向着固定的、永久的方向转化。由于人类生活的群体性、社会性,逐步形成了以多幢房屋组成的居住点――聚落为主体的居住生活方式。这说明,聚落是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其含义和形式也不断延伸和发展。今日“聚落”一语既是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交活动的场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既包括人类居住的房屋、街道、水域、广场册脊圆,又包括与居住地有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及至生产劳动用地。我国城乡的聚落形式有村落、集镇、县城和城市等等,它们都是社区的依托和物质载体。这首先表现为聚落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我国城乡95%以上的人口都是定居于、集中于各种类型的聚落之中的。其次,表现为聚落是人们经济活动的集中点和基地,尤其是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城市,不仅是工业生产的集中地,而且也是巨大的消费中心;有些城市还是全国或某一行政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再次,表现为一个社区的构成要素大都聚集在聚落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也主要是在各自居住的聚落这一地域空间内进行的。第四,聚落反映着一个社区的面貌和特征,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现代化商贸中心的面貌和特征就表现出现代城市经济与生活的面貌和特点。而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带的土生窑洞式聚落,不仅反映了黄土高原的黄土具有适于开凿窑洞的特点,也反映了这些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尚不十分发达,以及历史传承下来的居住习俗仍然比较盛行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透过各种类型的聚落来认识不同类型的社区结构及其人文景观。

(5)社区是发展变化的。如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社区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些学者认为,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社区生活形式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一是旧石器时代形成的流动性社区;二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半永久性的村舍式的社区;三是文明时代以来形成的农村社区;四是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以二、三产业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社区。①这种看法未免过于宽泛。实际上,严格地说来,社区是从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定居并形成村落开始的。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区形式,后来,在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城市社区。数千年来,不管是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其内部结构、社会性质等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区的发展变化是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区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