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哪项非遗文化快要消失了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4-29 05:17   点击:1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山东哪项非遗文化快要消失了

山东琴书国家非遗、柳子戏国家非遗等

山东濒临消失的非遗:风筝制作技艺国家非遗、锡雕国家非遗、山东大鼓国家非遗、柳子戏国家非遗、山东琴书国家非遗。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村民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据MaiGoo小编了解,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团春,工艺精湛,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被称为风筝的故乡。2006年5月20日,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莱芜锡制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莱芜旦前西关王家锡雕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主要以观赏并可实用的艺术制品,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2014年11月,锡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山东大鼓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铁片和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20日,山东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山东大鼓入选调整模或清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琴书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2006年5月20日,山东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求助: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传了?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燕京八绝”之一。

白蛇传传说、阿诗玛、苏州评弹、凤阳花鼓、亮团杨柳青木版年画,孟姜敬散橘女传说、董永传说、高邮掘知民歌、陕北民歌、梁山竹帘,弥渡民歌、翼城琴书等等

西安古乐

古代的《连山易》《归藏易》已失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