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化”一词出自哪里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4-20 23:52   点击: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文化”一词出自哪里

“文化”一词出自西汉的”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论述文化人类学学科观和研究方法,说明文化人类学者参与文化政策制定的意义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的学科,或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自性和他性的学科。

Ⅰ学科观:

一田野调查

田野工作(field work):人类学首要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对地方性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经验性调查的特征通常是学会当地的语言,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如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民族志(ethnography)/记述的民族学(Descriptive Ethnology):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人类学的主要展示手段与形式,也就是在田野工作中对于文化实况的观察与记录。

二文化相对论(Cultuural Relativism):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核心。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即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

三主位(emic approach)与客位(etic approach)

文化的客位研究:类似于语言学中音素的分析,研究者要站在被调查对象的局外立场,采用通行的文化概念和术语,对所观察到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从研究者的角度建构理论体系,即所谓“从外部看文化”的研究。

文化的主位研究:如同语言学里音位的分析,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研究者要用这个文化里特有的概念和术语来认识这一文化,用被调查对象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自己的文化,即所谓“从内部看文化”的研究。

四文化整体观/全貌观(holism)/整合论(integration):人类学的整体观强调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是相互整合的,对一个人类学家来说,一个特定文化的研究不仅包括了对政治、艺术、宗教、亲属关系、经济的逐项研究,而且要把特定文化的各个方面与更大的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系统来研究,如我们只有对于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

五文化比较观:

比较研究的三种形式:一是共时性的比较,即对同一时代广大区域内的资料(包括许多民族和文化)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进行比较;二是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变迁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三是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对所有收集到的、不同文化的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跨文化比较的结论,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其他重要论题:

普同观/文化普同论(universalism):现代人类学的基础之一就是关于人类的普同性认知,即世界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种属,任一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

适应论(adaptation):适应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适应包括生物性适应和文化适应。

Ⅱ研究方法:

⒈参与式观察:人类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田野工作方法之一,也是收集第一手材料的最基本方法,强调研究者的主动参与性,是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研究。

⒉访谈:直接、深入地面对面的对话。

⒊问卷(questionnaire):为观察研究而采取的一种由调查对象填写表格或者回答所列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对象数目较大、覆盖区域较为广泛时采用的抽样调查。

⒋口述史(oral history):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一门以口述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的史学。

⒌个人生活史(life histories):生活是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⒍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是一套快速收集村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农户意愿,并评估其发展途径的田野调查工具。

Ⅲ文化人类学者参与文化政策制定的意义

人类学者与社会其他部门不同,往往从弱势群体和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反思,其参与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冷性思考,以利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可持续性发展。

希望对你有帮助哈~O(∩_∩)O~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