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历年地震天气?

50 2024-01-15 13:41 admin   手机版

一、历年地震天气?

有下雨,也有刮风的,总之地震后天气都不是很好。

二、加尔各答地震

加尔各答地震

近日,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该市的市中心,震级高达7.5级,地震瞬间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道路损毁。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紧急展开救援行动,希望尽快挽救更多生命。

地震的影响

加尔各答地震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和失踪。据初步统计,已经有数百人丧生,其中包括儿童和老人。许多人被埋在废墟下,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寻幸存者,并尽快将他们解救出来。此外,大量建筑物倒塌导致了无家可归的人增加,他们急需食物、水和庇护所。这次地震还导致了电力和通信系统的中断,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加尔各答地震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许多商店、住房和公共设施都被毁坏或严重损坏,给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便。重要的道路和桥梁也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系统受阻。各种工厂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也被迫中断,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救援行动

面对加尔各答地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救援人员从各个地方赶来,他们组织起来,协同合作,希望能够尽快挽救更多的生命。首要任务是搜寻废墟下的幸存者,使用各种现代设备来探测被埋藏的人员。在接收到求救信号的地方,人们高度集中精力,全力救援。

此外,政府还积极向受灾群众提供物资和救助。救援人员发放食品、饮用水和医疗物资,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临时庇护所也被设置起来,为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安全和保护。各个部门和志愿者组织也加入到救援队伍中,伸出援手。他们捐款、捐物,为受灾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救援行动中,国际社会也纷纷伸出援手。许多国家送来了救援物资和专业救援队伍,出借了援助的手。这种国际合作显示了各国对加尔各答地震受灾群众的关切和友好,也体现了国际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

加强地震防范

加尔各答地震让人们再次意识到地震的破坏力和不可预测性。虽然无法完全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地震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影响。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和抗震能力至关重要。政府和私人部门应该严格执行建筑规范,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标准要求。此外,学校、医院和其他重要公共设施应该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障人们的安全。

其次,教育公众有关地震的知识和应对措施也十分重要。人们应该了解地震的特点和预警信号,知道如何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地震教育,向大众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此外,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也需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更早地探测到地震的迹象,提前预警并采取行动。政府和科学机构应该加大对地震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望未来

加尔各答地震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地震的危害和影响。然而,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相互支持,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希望通过救援和重建工作,加尔各答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并为未来的地震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三、急需历年四川地震数据?

四川省地震年表小结

1.四川省地震记录,始于公元前26年,迄于公元1955年,即在1981年间凡地震396次,其中破坏性地震占58次。若从明朝起算至现在(1368-1956),则共有破坏性地震49次。

2.两汉时代的犍为郡地跨今四川、云南二省,但郡治僰道县(今宜宾)在今四川省内,属境在四川者亦大于云南数倍。公元前26年犍为郡的地震,可以说是四川省地震记录最早的一次。此次地震,非常强烈,有山崩壅水,坏城杀人,以至在二十一日中凡一百二十四动等现象。只因是远在二千年前的边区地震,记载简略,就无法知道它的受震地面有多大。

3.成都:(一)在三国蜀汉建都时代(221-263)有一次地震记录;(二)在十六固成汉建都时代(302-347)有二次地震记录。但以上三次都无破坏。(三)在五代十国的后蜀建都时代(934-96匀有十次地震耙缘,其中一次破坏。以上多系记载“蜀”地震,“蜀”之一词,就不能一定说是指成都,但成都可能受有影响。

4.在明朝以前的八次破坏性地震记录中,以814年的西州昼夜八十震,压死百余人,地陷三十里的一次为比较突出。

5.明朝以来破坏较甚的地震记录,有下列几次:(一)1786年的地震,以打箭炉(今康定)、清溪、建昌(今西昌)等处为重,受震地方共有53处,其中有11处破坏。(二)1850年的地震,以西昌、会理等地为重,受震地方共有16处,其中有三处破坏。(三)1870年的地震,系受甘肃省阶、文二州地震的影响,受震地方共有57处,其中有13处破坏。(四)1923年的地震,以鈩霍、道孚等处为重,受震地方五处,都有很重

的破坏。(五)1933年的地震,受震地方为叠溪、松潘、理县等六处,其中五处都有很重的破坏。

6.总起明朝以来井多次破坏性地震记录来看,有下列三个地区是地震时常发生而且是很严重的:一个是在四川省西北部岷江上游的叠溪,包括松潘、理县、茂县在内;一个是在四川省西部的康定、清溪二处,并包括在康定以西的鈩霍、道孚等地在内;一个是在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并包括附近的会理、盐源等地在内。

二、1933年四川大地震记载:

1933.8.25. 二十二年七月初五日 四川成都等处二十七日午后二时成都剧烈地震,由东南来,约二分钟之久,人觉昏晕,尽屋振振有声,瓦片坠落,墙垣多有震倒者,为空前仅见之现象.据事后调查,因墙垣倒坍,压死及负伤者百余人。并接附省各县电告,同时发生剧烈地震。

乐山 未刻地大震,如舟在波中荡漾,数秒缔始止,旋闻汶川、茂州、松潘、理番等处地陷五、六十里,且山口亦被水冲决.

松潘、茂县、理番 (理县)’叠溪 午后叠川地震,各县波动,松潘、茂县间之叠溪、松坪沟、大宛、沙溪等处震动尤烈,山崩地陷,河流壅塞。松潘有沉没之虞,灾情之重,为数十年来所未有.

川西茂县叠溪绞叠部沉没,该镇纵横三十余里,南北十余里,人民七、八千无一幸免,松潘损失尤重。

松潘自八月二十七日发生地震后至今未息,每日仍有震动,有时昼夜发生数次,如浪中行舟状,叠县厉屋倒十分之三,人畜死伤甚多。

川西理潘(番)、茂县等处八月地震,因山崩路断,电杆震倒,交通断绝,消息兹据理潘(番)函讯,所述情形较详,称:突遭剧烈之地震,约三、四分钟之久,一时尘土蔽天,山川震眩,庐舍摇动,墙垣倒塌,人民叫散逃奔莫知所措,西北区山峰崩颓,岷江阻塞,每日昼夜均有震动情形,各处倒塌山岩房屋约占叠县十分之三,实空前未有之奇灾。四区死伤人民就调查所及约六、七百人.截至二十九日止始平静。计五日内共动摇三十次之多。又茂县讯:叠溪绞地裂,叠镇覆没,只留校场坝三家,附近村堡二十余

处悉被沉陷,岷江阻塞,水势倒流。大定场石大幽等处房屋几乎完全倒塌,人畜伤亡甚多,西区及小北区有叠村覆没者,有山崩屋倒者,所毙人畜尤伙,两区伤亡人数约在二千左右。

松潘震灾,统计由渭关自太平房及松坪长三百余里,广八十余里,伤亡六干人以上,岷江河水淹没四十余里,现余震未息。

茂县[于]八月二十百日下午二时四十分突发空前未有之大地震,历时约七、八分钟之久,山川震撼,尘霾障天,砖石飞倾,墙垣倾折,县城并东南两路,幸仅微灾。其最烈者,惟北区叠溪镇[及]其对岸松坪沟土下广袤百里之祟山峻岭并村堡寨同时倾陷。是日地吼如震雷,I山崩土裂,峰峦纷飞于空际,楼台变幻于须臾,人畜伤亡,数以万计。盖叠溪系半山间一石坪,高越百丈,宽逾千亩,后负大山,面临岷水,与松坪沟龙池隔江并峙,今兹一震,叠城内外下陷,附近村厉,随而颠覆,至后面与左右高山又相继崩裂,直随其上.该地迄今仍每日震动数十次。(松理茂汝屯垦督办邓铝侯电)

本县之北,自去岁乃腥灾时,北路官道崩溃不堪,房屋为之倒塌不知凡几,整个之山,有剖为两半者,有陷去一壁者,有移地而峙者,岩层为松,河流改道.受灾剧烈者,除叠溪外,则当以岷江西岸黑水流域之范围为最,据当地人之报告谓:该区内之山,有许多塌下变为沙地,“夷”民所住之土屋倒塌者约十之七八,因房屋倒塌压毙之人畜则不计其数。(周光煦;叠溪之灵灾)

茂县西区内外五寨及三沟里各寨地震,山陵崩溃,地形变迁,沿河各村田土被冲,基址无存。死亡138人,塌厉838所。茂县北区沙坝及三齐河东西二十四寨山岩崩坠,村落覆没数处,后被水冲基址妩存。死亡88人,塌房260所。里不罗寨山崩地陷,满目荒丘,死亡85人,塌厉78所。芦花黑水各寨,山岳崩溃,地多沉陷,死亡1,345人,塌厉2,325所。叠溪镇两山下崩,覆盖叠镇,死亡577人,塌房278所.叠坝小蛙六寨,山崩地坠,村落覆没,死亡876人,塌房17:2所。叠属上四塘,山岳崩下,塞断岷水,潴为渊薮,死亡457人,塌厉238所。叠坝下三塘,山峰崩裂,峻谷迁移,村落倒塌,后受水冲,某地不存。死亡367人,塌层268所。叠烛叫大寨及松坪沟内外五寨,各山峰均纵横崩裂,村落倒毁,死亡1,337人,塌房372所。

渭门关及石大关及山后各寨,山崩地陷,沿河各村又被水冲。 死亡130人,塌房402所。小北区各寨,山峰崩溃,后被水冲,村舍无余。死亡257人,塌厉房81所.山谷十二寨,山石下坠,变为乱粒,死亡242人,塌房304所。(叠溪震水两灾统计表)

四、中国历年地震的时间及分布?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地震 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发生6.0级地震。220受伤,1人死亡。

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台湾发生7.5级强烈地震。

2003年8月内蒙古发生6.1级地震,造成4人死亡,40多人重伤,60多万受灾。

2003年10月25日甘肃张市民乐、山丹县之间先后发生6.1级、5.8级地震。造成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

2003年12月新疆伊犁发生6.1级地震。造成10死亡,47受伤。

2005年1 月,黑龙江大庆林甸县发生5.1 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12受伤。

2005年3月起台湾宜兰发生多次地震。共发生5.9级地震两次构成罕见双主震。共发生8 次地震,相当于0.8颗原子弹爆炸。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38.6 秒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15:33震级最大的地震

据仪器纪录,中国最大的地震为1950年8月5日发生的西藏察隅地震。震级Ms8.6级,震中烈度十一度,极震区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八度区破坏范围广达20余万平方公里。

烈度最高的地震

1920年2月6日傍晚发生于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十二度。

断层破裂长度最长的地震

海原8.5级地震时形成的巨大地表断层,长约230公里,断层走向N50~70W,自东而西,呈孤形展布,左旋逆断层,最大水平位移据最新研究为14米。

断层位移最大的地震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8级地震时形成的断层,走向北西,右旋水平位移达14.6米,垂直位移1~3.6米。震中附近,沿山麓断层形成的重力陷落陡坎高达60米。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若以地震及其随后?、冻、瘟疫致死的总数论,则首推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发生在陕西华山的8级地震。死亡人数,“其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计。”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直接死于地震(房屋倒塌砸死、压死)的人数为24.2万人,伤16.4万人。

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发生于现代工业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各种工程设施,设备被破坏损失的价值,超过百亿元。整个唐山市区,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震毁1034万平方米,占77%,邻近各县农村房屋倒塌240万间。地震造成的破坏与损失都是空前的。全国最大的煤矿??-开滦煤矿的所有地面建筑物,井下照明、通风、提升、排水系统均被破坏,万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矿井大量涌水,全矿70%的生产能力和60%的采煤工作全被水淹,估计井下给水达1.6亿吨。重要铁路干线??京山线受到严重破坏。唐山地区和天津的公路大、中桥梁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占3%和5%,分别达到20座和10座;所有正在冶炼的高炉、平炉、转炉、化铁炉均发生铸炉事故;化工企业发生毒气泄逸、爆炸和火灾达58起。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合水面、防浪墙以下的护坡发生大面积滑塌;唐山陡河水库大坝产生裂缝。大面积沙土液化和盆喷水冒砂,烈度六度区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喷砂孔子达18米。农用机井破坏达6万眼。天津市的破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伤亡人数最多的矿山震灾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文昌、琼山一带发生7.5级地震,澄迈番念银矿矿坑岩崩,“压人夫以百计”。

延烧时间最长的地震火灾

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巴塘发生 级地震。上午十时地震山崩,居民家中都在生火做饭,屋宇倒塌,“四处火光倏起,加以疾风,烟焰飞腾,延烧甚猛。……连日地震人难驻,兼之河水暴竭,直至17日始得将火救熄。被压之衙署、仓库、卷宗及军民房屋多成灰烬。”

焚失规模最大的地震火灾

1925年3月16日晚云南大理7级地震,大理、凤仪、宾川、邓川起火。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庙宇,同时倾圮。火起多处,风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毁店铺数百家。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烧毁。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绣衣街、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宾川县城灾情稍轻,唯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共烧毁瓦草房86所。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记载,1367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太原大地震,凡四十日。又震裂坏民舍,火从裂地中出,烧死者数万人。”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水灾

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断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溃决,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

最大的地震海啸

1867年12月8日(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湾基隆北海中地震。基隆金包里沿海山倾地裂,海水暴涨,溺数百人。这是迄今我国仅有的数次地震海啸灾害中,灾情最重的一次。

最大的地震湖啸

1951年12月21日云南剑川发生6.3级地震,震时剑湖水浪高达四五尺,涌上湖岸达一公里,冲毁柳营等湖滨村落与田地。

规模最大的地面陷落成海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琼山,文昌一带发生7.5级地震,今海南岛琼州海峡海许多村庄陷落成海。琼山县城东南调塘等地田沉为海者计若干顷,县城东新溪港(今东寨港与文昌县交界)沉陷数十村,文昌县南五图石村平地突陷成海,居高近海之地多龟裂,马袅场盐田没于海中。

地震地面陷落形成的最大湖泊

1511年(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云南永胜地震。城?西北,倒塌房屋1500余间,近屯西安山下田陷百余顷(原系明初军民垦田),成为西山草海,湖周约20里,历年积水为患。

规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1950年西藏察隅8.6级地震,在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巨石纷飞,村庄被掩埋和坠毁,破坏田地和道路,堵塞江河,引起雪崩,洪水泛滥和大片森林被毁。沿雅鲁藏布江的多雄拉山,南木冬山,金珠山严重山崩,地震时形成的波密西北-加马其美沟的继发性岩崩,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达1000立方米,促成了泥石流的活动。

规模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群

1920年海原8.5级地震时,形成大规模黄土滑坡群。据不完全统计,海原,西吉,固原三县9度地震区内的严重滑坡面积即达3800多平方公里,上述三县以外地区,约有657处大滑坡。滑坡堵塞大大小小的河沟,形成星罗棋布的堰塞湖。

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

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肃通渭7.5级地震形成的赵家窑滑坡和通渭滑坡,不仅滑坡体大,且伤亡惨重。清康熙年间巩建中写的“地震记异”,详细记述了赵家?滑坡埋藏永安镇的情景:“震时天暗淡,光雾撩,震声轰轰不绝,过迅雷十倍。北山一带山崩土飞,壅渭而奔,直扑于南山腰,将环镇二十里属人压之,其平地冲为高阜,倾陷坳垤,淤泥若漆,令人怵目而惨心重,一如通渭也。”

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堰塞湖

1654年7月21日(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夜半,甘肃天水发生8级地震。地震使罗家堡七十峪两山拽成一体,木门里一带山崩水塞,桑田沧海,压埋村落近十里,至雍正四年(1726年),水涸复变为良田。

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

修建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高坝大库,由于巨大的水体改变了地下水的运动条件,破坏了地壳的平衡,从而诱发了水库地震。迄今有26个国家报道了112起水库诱发地震事例,其中我国占14例。以广东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该水库坝高105米,库容115亿立米,于1959年10月蓄水后频繁发生小震,当即对大坝进行了加固。1962年3月19日发生强烈地震,震级6.1级,震中烈度8度。大坝在整体稳定方面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仅在右岸坝段顶部出现长达82米的水平裂缝,左岸坝段也有不连续裂缝。

最大的地震溃堰事件

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城,发生7.5极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同时,叠溪、大桥、银屏崖发生崩塌、滑坡,堵水形成三大“堰塞湖”。地震后45天(即12月9日)江水骤涨,叠溪堰由盈溢导致溃决,洪水在大定以上高达20丈,势如建瓴,将沿岸的茂县、汶川、灌县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洗劫。据不完全统计,次生水灾又夺去了2500余人的生命,“岷江上游之精华,于此沦失殆尽”。

五、加尔各答地震和风暴

加尔各答地震和风暴:社区建设与应对措施

加尔各答作为印度东部最大的城市,不仅因其繁荣的经济和悠久的文化而闻名,也因其地理位置而频繁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地震和风暴是加尔各答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将探讨加尔各答地震和风暴对社区的影响,以及社区建设与应对措施。

地震:城市的隐藏威胁

地震在加尔各答地区属于常见的自然灾害。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加上缺乏相关预警系统,地震给加尔各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地震不仅可以摧毁建筑物,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还可能引发火灾、离子链反应和断电等连锁反应。

为了减轻地震对加尔各答的影响,社区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建筑物的构造需要更加牢固,以抵御地震的冲击。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建筑规范,同时加强对建筑物的检查和维护。其次,应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向民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高人们的自救能力。

风暴:季节性威胁

加尔各答地区常常受到强热带风暴的影响。这些风暴在夏季和秋季更为频繁,给城市的居民和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风暴常常伴有强风、暴雨和雷电,导致树木倒塌、房屋被损坏以及电力系统的中断。

为了应对风暴给加尔各答带来的威胁,社区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提高公众的风暴意识,教育居民正确响应风暴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避免雷击和防范洪涝灾害方面。其次,加强绿化工作,栽培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木,减少树木倒塌导致的风暴损害。

社区建设与应对措施

社区建设是减轻加尔各答地震和风暴影响的关键。社区需要通过不断的建设和改进,提高居民的抗灾能力和自救能力。

首先,社区应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与政府合作,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预警设备,确保能够提前预警地震和风暴的到来。同时,需要加强居民的教育,提高对预警的重视程度。这包括组织培训活动,向居民普及如何正确应对地震和风暴的知识。

其次,社区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加尔各答地区需要加大投资,改善水电供应、道路交通和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政府应适时推出行动计划,鼓励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合作,提高基础设施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社区还需要加强居民的培训和意识提升。通过组织演习和讲座,让居民了解如何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急救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同时,社区应建立志愿者网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应对灾害的工作中,提高整个社区的抗灾能力。

结论

加尔各答地震和风暴给城市居民和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的社区建设和应对措施来减轻其影响。政府、社区和居民应形成合力,推动地震和风暴防灾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加尔各答才能更好地抵御地震和风暴的侵袭,确保居民的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尔各答名人?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男,(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出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因其作品“富于高贵、深远的灵感,以英语的形式发挥其诗才,并糅合了西欧文学的美丽与清新”,以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941年8月6日,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七、加尔各答位置?

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 胡格利河的东岸。属印度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是印度最大的麻纺中心,世界大城市黄麻产量名列前茅。

八、加尔各答海拔?

1.海拔为1.5—9米。

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是印度第三大城市,总面积18733平方千米,是印度最大的麻纺中心。

加尔各答地形平坦,沿着胡格利河河岸,呈南北向伸展,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拥有伊甸园花圃、维多利亚纪念馆、印度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2.名称的由来

来源于一个村庄的名字卡利卡塔(Kalikata),那一带在英国人来到之前原有3个村庄:卡利卡塔、苏多努蒂和革宾达普尔,卡利卡塔的意思是迦梨女神的土地,村外有一座供奉印度教迦梨女神的庙宇.

城市的名称渊源于kali(孟加拉语,意为运河)和kata(孟加拉语,意为石灰),因为其最初的居民点是位于一条运河边上,并且以燃烧贝壳,加工贝石灰著称.

2001年,这座城市正式的英语名称按照当地孟加拉语的发音由“Calcutta”改为“Kolkata”。但是大多数人及组织仍倾向于使用旧地名Calcutta;在印地语则为Kalkatta。

九、加尔各答是什么?

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

它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 胡格利河(恒河一条支流)的东岸。属印度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是印度最大的麻纺中心,世界大城市黄麻产量名列前茅。人口15726000人(2020年1月)。

十、加尔各答周边景点?

伊甸园花圃、维多利亚纪念馆、印度博物馆

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是印度第三大城市,总面积18733平方千米,是印度最大的麻纺中心。

加尔各答地形平坦,沿着胡格利河河岸,呈南北向伸展,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拥有伊甸园花圃、维多利亚纪念馆、印度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