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想知道: 保定市 河北省涿州市有哪些可重建寺庙 在哪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1-27 12:16   点击:15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想知道: 保定市 河北省涿州市有哪些可重建寺庙 在哪

涿州古建筑遗址

1 涿州永济桥(修复) 涿州市北关村

2 胡良桥(重建) 涿州市下胡良村南,老收费站北边。

3 楼桑庙三义宫(重建)涿州市松林店楼桑庙

4 涿州药王庙 (古迹) 涿州市南关大街

5 涿州清行宫 (古迹) 涿州市南关大街

6 涿州学宫 (古迹)原涿州市县医院

7 永安寺塔 (古迹)涿州市塔照村

8 通会楼旧址 (遗存)城内鼓楼大街北段

9 张飞古井 (古建遗存)涿州市桃园办事处忠义店村

10 城内清真寺(古建遗存)河北省涿州市老城区西北隅营房街南端路西

11 王家老宅 (古建遗存)涿州市三义小学后面,柴市街27号

12 卢敏肃公祠旧址 (古建遗存)城内东丁市口街

13 张飞庙 (重建 )桃园办事处忠义店村南,城南107国道大约在66公里处,穿过涵洞便是。

14 郦道元故居(重建 )涿州市郦道元村城南

15 海禅林寺 (重建 )义和庄乡东茨村

16 金门闸 (古建遗存)涿州市北蔡村东北永定河右岸

17 涿州双塔 (古建翻修)涿州市城内

二、千年古村石门高是指池州什么地方?

走在千年古村落――棠溪.石门高

陆小鹿整理

地处贵池、青阳和石台三县交界的 石门高 是一座有着上千年 历史 的古村落。石门村 因“山为城,石为门”的古老传说 而得名。境内山青水美,景色如画,文化底蕴丰厚,古建筑遗址、雕刻、古墓、古徽道极具皖南民俗特色。 因石门村多为高氏家族,又故称石门高。石门高距城区距离约58公里,驱车近两小时,穿越崎岖不平的齐石公路,在路的尽头方可看到刻着石门高三个大字的石碑。这块石碑仿佛隔断了一个世界,碑外是热闹非凡的城市,碑内是宁静质朴的山村。

贵池棠溪石门村,千年古村很出名。此村青阳石台连,青山环绕景色新。池城出发到石门,六十公里乘车行。进村穿过石门进,石板铺路道路平。古代民居一排排,雕龙画凤见分明。石台七井靠后山,翻开七井到太平。古时进村一条路,三县交界是石门。注:作者贵池区人,曾多次去过石门村。(责任撰文:何满贵)

(网络借图)。

三、什么样的古建筑是古文化遗址?

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是古文化遗址。

四、织女洞的详细介绍

沂水县志》云:“县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经其东北崖畔,有织女洞,临沂水,高峻险绝,莫敢俯瞰,转眺西北一瀑飞来,势若游龙”。织女洞就建于这一40多米处悬崖绝壁上,洞口是二层楼阁式古建筑,青砖灰瓦,朱门绿窗,构思维妙,精巧玲珑,门楣上镌有“织女仙洞”四字,远远望去,若空中楼阁,缥缈在云雾之中,透出古色古香的风韵。织女洞的围岩为寒武纪砂质灰岩,下有古老片麻岩呈整合形式接触。洞因溶蚀作用形成,高约8m,宽7m,深10m许。洞中有洞,左右相连,西北有一小洞,内有一石鼓,敲之有声,音韵深沉。左侧有石砖砌成的织女梳妆台和寝室,并塑有王母、织女彩色塑像各一尊。洞壁前置有一圆窗,织女凭窗而坐,含情脉脉,与牛郎庙隔河相望。洞内还保存宋、清石碑数块,碑面返潮,可准确预见三日必雨。

一是以织女洞牛郎庙为代表的爱情文化人文资源,是国内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的汉族民间爱情传说为主题的古建筑遗址。二是以神清宫为代表的道教宫观古建筑资源,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神清宫建于宋代,占地4200m2。院内有千年赤松,碑碣林立,清古幽雅。三是以大贤山、青牛山、白马河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大贤山海拔252米,面积约4.5平方公里,建有唐代迎仙观、老子庙堂,院内有中国唯一一棵“叶籽银杏”。10余公里白马河将神清宫、黑虎泉、织女洞等景点连在一起。青牛山海拔695米,面积2平方公里,建有奶奶庙、三官庙、南天门等古建筑。

洞外右侧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邑人王松亭题、云溪居士书《登织女台》诗碑,字体俊秀流畅,其诗云:“高盘石磴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纵知机杼此中有,那信鹊桥渡后闲。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织女洞口南侧天然峭壁上,还刻有光绪二十一年、长白锡元手书“钟灵毓秀”四个大字,高约4m,宽约1m,字体苍劲有力,古朴大方。利用“织女圆窗”和“织女镜”看日出,并通过反射原理,将东升的阳光引入洞穴,堪称一绝。

织女洞是全国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传说为题材的古建筑遗址,在国内同类资源中具有垄断性。山下沂河犹如天河,位于沂河东岸的牛郎庙与织女洞隔河相望。此庙始建成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系二层楼阁式建筑,青砖碧瓦,彩绘斗拱,清幽别致。庙内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现已圯毁为废墟,只有10余块碑碣尚存。织女洞和牛郎庙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型古建筑遗址,因此被专家称为“中国爱情文化源地”。它选择西高东低,沂河纵穿并把二者分开的自然山水环境,以建庙为形式,形成两对景,以附会牛郎、织女传说文化内涵,之奇、之绝、之妙,堪称世界奇观。织女洞南有古银杏树两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其中一棵树杆高16m,胸围3.35m,树冠覆荫196m2,尤其称奇的是有20%的果实结在叶片上,极为罕见,被人们称为“叶籽银杏”,在全国只有这一株,有专家研究认为它是一种植物返祖现象。

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有一处始建于宋代的关于牛郎织女的实物遗存――织女洞。相传当时有人路经此地,听到洞中隐隐传出喳喳机杼声,感到十分神奇,随后祀织女塑像于洞中;与织女洞一河之隔的对面村子里,自明代就有一座牛郎庙,与悬崖峭壁上的织女洞相得益彰,遥相呼应。据说这一类景观在国内只此一处,因而被新闻媒介称做“中国旅游资源中的绝景”。1997年公布为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沂源县人民政府立石质标记。

燕崖一带在1944年沂源设县之前,隶属沂水县。旧《沂水县志》记载:“县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经其东北崖畔,有织女洞,自顶至麓古柏森列,逶迤三四里,旧志名凤凰山。山有织女洞,临沂水,高峻险绝,莫敢俯瞰。转眺而北一瀑飞来,势若游龙”,织女洞的佳丽风光跃然纸上。

自沂源县城南行10余公里,便到了绿色植被覆盖下的大贤山东北麓,但见巨石嵯峨,悬崖如削,松柏倒挂,一派旖旎风光。沿山路上行片刻,右侧山崖边有一处小巧的的山门,便是织女洞的院门。门楼内石灰墙壁上,书有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导引游人步入历史与神话交织而成的时空隧道: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走进织女洞院门,抬眼望去,左侧悬崖峭壁缺口处,有一处凌空的高阁前脸镶嵌其上,下方便是织女洞口。织女洞内部是一座朱门绿窗、青砖灰瓦的二层楼阁,洞高8米,宽7米,长约10米。洞中存有古碑数块,年代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宋代。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层上,左侧设有织女梳妆台与寝室;楼阁第二层的前脸上,有一个上圆下方的窗户,正可让脉脉含情的织女临窗端坐,与河对岸的牛郎隔河相望。

据文史资料记载,牛郎庙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后始具规模。牛郎庙也是一幢二层阁楼式建筑,青砖碧瓦,彩绘斗拱。殿内为牛郎和子女的塑像,旁边是一尊卧着的金牛。院内古柏参天,清幽别致。如今牛郎庙早已坍塌,仅存遗迹。而牛郎庙所在地一个五六百人口的小村庄,就叫做“牛郎官庄”。崖上与山下,盈盈一水间的两处建筑,演绎了遥远星空中银河岸边的动人故事,显示了先人们独有的匠心。“天空有银河,地上有沂河”,这一天作地造之巧合,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增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

大贤山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早已闻名遐迩。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登临游览者,留下许多诗文摹刻。在织女洞南面的天然峭壁上,镌刻着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沂水知县白锡元手书“钟灵毓秀”四个古朴大方、遒劲有力、蓄意深邃的大字,高4米宽1米;洞口一侧立有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沂水人王松亭所题《登织女台》诗碑。其诗曰:

高攀石凳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

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

纵知机杼此中有,哪信鹊桥渡后闲。

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

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

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

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诗碑为云溪处士孟天荣书丹,一手行草字体流畅飘逸,为意境雅丽清新的诗作增色不少。

从现存遗迹看,大贤山曾是古代中国道教的一处胜地。游人自织女洞处沿山路上行约200米,就到了始建于唐代的迎仙观遗址,原先这里曾经建有老子庙堂,正殿为老君阁、三清殿,东西配有厢房。东厢房为沂蓝书院,西厢房为厨社。迎仙观近处有送子观音堂、天孙泉、药王庙、僧王庙、关王庙,其中的天孙殿应是织女的又一处道场。南侧山坡上有一清冽甘泉,久旱不枯、久雨不溢、严寒不冻,名曰天孙泉,也因织女而名。而僧王庙,则是清统治者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后被义军杀死的僧格林沁而建。天孙泉旁迎仙观遗址上,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银杏树,据说树龄已经上千年,至今枝繁叶茂,每年都结出累累硕果。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这株银杏大约有20%的果实从扇形叶顶部边沿上结出,举世无双,被称为“叶籽银杏”。

始建于宋代的织女洞、迎仙观,经明、清历代重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最后一次整修后,始成规模。从眼下密集的道教建筑群遗址,可以想见当年香火缭绕的盛况。

抗日战争时期,迎仙观一带设有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一厂,其中在王灵观中有木工车间,专门生产枪托、手榴弹柄、弹药箱等。世纪之交,在这里发现了当年遗留的手榴弹和迫击炮弹零件,已被精心封存。1939年6月,兵工厂被日寇发现,遂遭受灭顶之灾,迎仙观的所有建筑被夷为废墟,迎仙观道士王元修、刘明仁为保护兵工厂掩埋的器械宁死不屈,惨死在日军的刺刀下,被誉为“爱国道人”。据今大贤山道士明斗介绍,织女洞中一块镶嵌在石壁上的水晶石碑也在那次劫难中丢失,相传被日军抠走,如今藏于日本某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中,大贤山文物遭受了又一次浩劫,著名的《登织女台》诗碑断为三截,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到修复。山上的古建筑多数仅存遗址,惟有山光瑞气不减当年。近年来,重建或整修了织女洞阁楼、玉皇庙、药王庙等建筑。世外桃源一般幽静的大贤山织女洞风景区,正在悄悄地向世界亮开一扇了解沂源、开发建设沂源的窗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