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什么类型的景点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8-04 01:39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什么类型的景点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信阳自然保护区的著名景点。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罗山县最南端,距信阳市32km。2001年6月,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4.68万公顷,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署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

董寨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生物资源库,保护区内现分布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237种。因此,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北亚热带地区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区域,又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优先保护区及国家和全球有重大意义的区域。

董寨保护区被誉为鸟类乐园。董寨的鸟类之多,确为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所罕见的,鸟类种类占河南省的79%,占全国的2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列入中日侯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董寨是个观鸟的好地方,在董寨观鸟,什么惊喜的事都可能发生,一天观鸟下来,一般能看到六七十种鸟类,最多能看到八九十种。

董寨保护区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观鸟人士达数百人次,北师大、河师大等多所高等院校把董寨作为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保护区开展鸟类科学研究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科研攻关,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25项。保护区现建设有全国最大的白冠长尾雉人工驯养繁殖基地,种类齐全的鸟类标本馆和益鸟招引悬挂的人工鸟巢,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保护区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文和自然景观分布较多,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位于保护区灵山保护站的灵山,古称霸山,海拔827.7m,因其山脉走向,峰峦气势,酷似释迦牟尼成佛的印度天竺灵鹫山和每云必雨,验之信然而称灵山。现有6大景区,72洞天,108景点,以其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华而享誉海内外。

座落在灵山脚下的灵山寺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佛脊孙悄教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宗教界独树一帜,被誉为灵山三奇。灵山与鸡公山、南湾湖构成了信阳旅游的金三角,灵山已成樱渣为豫鄂皖旅游热点。

董寨是一块红色土地,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李先念、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凯悔、陈少敏等都在此留下了战斗的光辉足迹。鸡笼保护站王坟顶脚下的何家冲曾是红二十五军长征时的出发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创造了董寨的现代文明。

董寨保护区将观鸟活动与幽雅的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神奇的人文景观,浓郁的佛教氛围,灿烂的红色文化融为一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董寨必将成为区域性生态旅游热点,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光临董寨!

俄国特色鸟类_董寨最具特色的鸟类

爱鸟之人都希望到董寨看鸟,一是因为那里的鸟多,二是因为那里有白冠长尾雉。白冠长尾雉在分类上隶属于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雉类。它是我国的一种名鸟,古代的《尔雅》、《本草纲目》对其均有记载。白冠长尾雉的雌雄鸟具有不同的羽色。雄鸟不仅尾羽修长(最长的可以达到2米),而且全身金黄色并杂以黑色条纹的羽毛看上去华丽夺目,它的头顶部呈白色,故而得名白冠长尾雉。雌鸟相比之下则有些色泽暗淡,身体呈栗褐色,尾羽大概也只有四五十厘米。

爱好京剧的人知道,京剧中武生和刀马旦头上的冠饰称为“翎子”,常由演员表演娴熟的“翎子功”,把两条翎子耍弄得令人拍案叫绝,以表现出角色的英姿焕发和威风凛凛。其实,这两根翎子就是白冠长尾雉修长而艳丽夺目的尾羽。

历史上,白冠长尾雉在我国曾广泛分布,但是由于乱捕乱猎以及栖息地丧失等原因,这种鸟现今的分布区已大为缩小,目前仅见于我国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四川以及贵州等地,且分布区多数呈破碎的岛屿状,种群数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这种神秘的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白冠长尾雉就被列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盟和世界雉类协会等国际组织也将其列为研究与保护的重要物种。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白冠长尾雉等森林性鸟类为主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完好的植被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白冠长尾雉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从1999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在这里对白冠长尾雉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这种鸟的生态习性、活动规律以及致危因素,从而为开展保护提供依据。野外调查显示,董寨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的种群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二十多只,并且种群生存状况良好,数量稳定,是目前我国白冠长尾雉密度最高的地区。

白冠长尾雉生性特别机警,又是生活在山林之中,所以野外对其进行跟踪观察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工作中采用无线电遥测的方法,来追踪白冠长尾雉的行为活动。无线电遥测就是在鸟类的身上佩戴一个无线电发射器,然后通过手中的无线电或亏接收设备在远离鸟类活动的地方接受发射器发出的信号,通过三角定位的方法确定其所在位置。通过这种手段,我们确定了白冠长尾雉的活动区有几十公顷之大。对雄鸟来说,春季的活动区要明显大于冬、夏两季,而雌鸟以冬季的活动区为最大。雌雄鸟活动区大小的差异,可能跟它们不同的生活史有关。在秋冬季节,白冠长尾雉一般是集群活动,常见的是以3~4只个体组成的雌性群或者2~3只个体的雄性群,有时候也会有雌雄鸟的混群和十多只鸟的大群。集群期间,雄鸟通常与邻近的雄鸟一起在原来的领域范围内活动,而雌鸟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游荡。到了春季发情时,冬季的群体会逐渐解散,雄鸟分别占据自己的领域,不允许别的雄鸟侵入,也不擅自进入其他雄鸟的领地,这便导致了它们活动范围有限,而雌鸟则在不同的雄鸟领域间游荡,寻找合适的配偶,因此它们的活动区会比雄鸟大很多。

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于每年的3月中上旬进入发情期。这时候,山上经常会听到一种“噗――”悄团拿的拍翅膀的声音。这种低沉却传得很远的声音,就是白冠长尾雉“打蓬”的声音启搭。繁殖季节,雄性白冠长尾雉就是通过它来宣示自己的领域,并吸引异性。如果一只雄性白冠长尾雉的领域里出现另外一只雄性长尾雉打蓬的声音,那么二者之间就会发生一场领域之争。有意思的是,我们在繁殖季里仍然发现有的领地上会有两只雄性白冠长尾雉一直共同活动,这让我们大惑不解,为什么它们能够和平共处?我们猜测,这两只雄性可能存在生殖上的合作关系,即一种两只个体共同占据和维护领域、共同享用繁殖机会的行为,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只个体以从属者的身份来协助另外一只维护领域,并且学习繁殖经验,为将来自己独立繁殖积累经验。这种合作关系在鸟类中并不罕见,当然,白冠长尾雉是否果真如此,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证实。

繁殖季里,当雄性白冠长尾雉在领域中忙于求偶炫耀的时候,雌性白冠长尾雉则会在不同的雄性领域间游荡,寻找和选择合适的配偶。许多鸟类的雄鸟都拥有比雌鸟艳丽的羽毛,这正是雌性对雄性选择的结果。白冠长尾雉雄鸟华丽的羽毛和长长的尾巴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雌性白冠长尾雉在交配之后便选择在合适的生境营巢产卵。我们的工作发现,白冠长尾雉的巢址生境多种多样,灌丛、密林、荒坡、草地,都有可能被它们利用,这也说明白冠长尾雉对不同生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们的巢隐蔽性特别高,雌鸟的保护色又特别好,所以雌鸟卧在巢中的时候很难被注意到。我们在通过无线电遥测追踪雌鸟时,常常近到只有几步之遥不小心将雌鸟吓跑时才发现巢的存在。

白冠长尾雉跟其他多数雉类一样,孵卵育雏仅由雌鸟完成,这与鸟类中盛行的一夫一妻、双亲抚育后代繁殖方式不同,雄鸟在繁殖过程中的任务仅仅是使雌性受精。白冠长尾雉这种繁殖方式的形成可能与雄性的羽毛太过艳丽,如果参与孵卵和抚育雏鸟反倒容易引起天敌的注意不利于成功繁殖有关。

一般白冠长尾雉每窝产卵8~10枚,孵化期为26~27天。孵卵期间,雌鸟通常每隔一两天才会离巢觅食一次,并且选择在午后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损失过多的热量而影响胚胎的发育。为了避免招来天敌的注意,雌鸟离巢的过程悄无声息,一般是起身后先轻步离开巢,然后悄声地飞离。我们发现,雌鸟一般都有较固定的取食地,补充食物后按照固定的路线回巢继续孵卵。每次离巢活动的时间一般在一两个小时。雏鸟出壳后,’雌鸟就会带领它们离巢活动。我们的研究发现,育雏群偏好在坡度较缓、坡位靠下的针阔混交林中生活,并且距离林缘的距离、灌丛高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是影响它们选择栖息地的关键因子。可见,安全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它们选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在雏鸟出生后的最初几天里,由于它们还不具备快速逃跑的能力,所以如果遇到敌害,雌鸟会以一种称为“拟伤”的行为保护雏鸟,即翅膀下垂,装出折翅受伤的样子,并边叫边在敌人面前踱来踱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天敌如果追随雌鸟而去,正好中了它的调虎离山之计,雏鸟此时也会躲藏在草丛中,不出声响。等到天敌被引开以后,雌鸟便择机摆脱,重新回到雏鸟附近,发出叫声,呼唤雏鸟。一般在雏鸟长到10日龄具备了短距离的飞行能力之后,雌鸟便也不再表现出“拟伤”行为,而是带领雏鸟逃走。在自然状况下,白冠长尾雉虽然巢隐蔽性很高,而且雌鸟还有一些逃避敌害的策略,但它们繁殖成功率并不高。比如我们在2007年所发现的10个巢中仅有2个最终孵化出了雏鸟,这其中天敌(主要是兽类,如黄鼬、野猪等)是造成其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不仅雏鸟,白冠长尾雉的成鸟也常常受到天敌的攻击。在我们的野外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白冠长尾雉被捕食后残留的痕迹。从现场判断,这些天敌既有天上的猛禽,也有地上的兽类。天敌的存在正说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虽然天敌捕食对白冠长尾雉的影响很大,但它并没有造成董寨白冠长尾雉种群数量的下降,多年间董寨白冠长尾雉的种群数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这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在种群数量上的制衡。

其实,导致历史上我国白冠长尾雉数量减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原有适宜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和片段化。为了考察白冠长尾雉对栖息地的需求情况,我们曾经对董寨的白冠长尾雉从不同尺度研究了其各个生活史阶段的栖息地选择情况,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比如,我们发现,在冬季雄性白冠长尾雉明显偏好在针阔混交林和灌丛生境中活动,乔木胸径、灌丛高度、2.0米层盖度以及灌丛与森林之间的距离对其栖息地选择影响很大。对于夜栖地,它们一般选择靠近水源,远离林缘,且位于山体中上部坡度较大的地方,并且选择盖度良好的常绿针叶树种(如柳杉和杉木)作为夜栖树。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合理地管理和保护白冠长尾雉现存栖息地,并为生境恢复和将来的再引入提供指导。

良好的生存环境对于物种的存在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每年来董寨欣赏白冠长尾雉以及其他珍惜鸟类的大批国内外观鸟爱好者是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生态环境的见证。在董寨工作期间,我们每天都感受着这里处处洋溢的生机,这里清新的生命气息不断为我们的工作增添动力,我们衷心希望白冠长尾雉和其他野生动物能够在这里永远繁衍生息,也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保护这些自然界的生灵做出贡献。

(责编 窦利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