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文人画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4-09 19:32   点击:2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文人画

概况:文人画,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历史发展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邓春的“画者,文之极也”等理论已将“文”与“画”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是系统的文人画理论,对文人画在以后的发展上启到了深远的影响。此时,苏轼提出的“士人画”概念又使文人画向更成熟迈进了一步。

进入到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即后世所说的元四家。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高隐小隐渔隐,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艺术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这一时期诗文印信也逐步正式进入画面。不但成为布局的组成部分。而且更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心声。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辅相成,这也标志这文人画形式的完善。

明代前期文人画处在继承发展时期 ,出现了吴门画派 和浙派,沈周、文征明,戴进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直到明代中后期身为理论家、画家的董其昌根据苏轼的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同时,作为南宗的文人画地位得到确立乃至成为中国绘画观念的最高认识。

清代到了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诸多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四僧,四僧中又以八大山人、石涛最为突出。身为明末遗民,他们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主张对后世的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艺术特色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间南山;有苏轼作直竹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有吴镇自号梅花道人,言梅妻鹤子而终老;有郑思肖因亡国失土作露根兰......虽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籍,但是也不乏文质彬彬的浪漫。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赞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文人画重简,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 零, 零既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的感受,似 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人画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柯九思论画竹写竹杆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这些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当代文人画家

我国当代有众多从事文人画创作并取得一定成就的画家,如:边平山、朱新建、王和平、北鱼、一然、汪为新等。

当代文人画家介绍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天津美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家,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聘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霍春阳倾心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领悟及对自然之美的悉心体味,潜心追求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以“净化人的心灵”为创作宗旨,是我国传统写意花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边平山简介:

一九五八年生於北京市,结业於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研修班。曾任荣宝斋出版社编辑,编辑美术书籍百余种,并获全国优秀编辑一等奖。现客居上海为职业画家,出版有《边平山画集》三种,出版合集二十余种。

1958年 生於北京市。

1987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南京、福州展。

1988年 组织发起中国新文人画及其学术活动。同年参加由四川美院举办的“十人画展”及天津美院举办的“九人画展”。

1989年 参加由上海美术出版社《朵云轩》杂志举办的“纪念柳宗元全国书画展”,并获二等奖。

1989年 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新文人画展”及研讨会。

1990年 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新文人画展”及研讨活动。同年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九○春季画展”。

1991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山东展及研讨活动,并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参加“青年五人展”。同年参加在台北举办的“边平山画展”,并出版《边平山画集》。

1992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甘肃展。同年出版《中国青年画家五人集》。

1993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福州展及研讨活动。

1994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南京展。同年为《中国十大诗人》(精)一书作插图。

1995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上海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学术展”并获精诚奖、“第九届全国花鸟画展”及由哈尔滨美院举办的“全国山水画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北京四人画展”、河北师大举办的教学展。同年出版精装画集《二十世纪末中国水墨画家――边平山画集》。

1996年 参加中国新文人画杭州展。同年辞去编辑职务,客居上海,并与台湾山美术馆签约。

1997年 参加新文人画北京展、文化部举办的“本世纪中国水墨画大展”、广州举办的“全国中青年水墨画展”及上海举办的“九七迎香港回归画展”。同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边平山画集》,中央电视台录制专题片《大雅之人――画家边平山》。

1998年 组织发起“中国当代艺术家联展(第一回)”及研讨会。同年参加由《江苏画刊》与加拿大举办的国际联展、在苏州举办的“江南四人展”及上海艺术博览会。

1999年 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出版个人专辑《垂髫图》。

2000年 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同年参加在杭州举办的“金色池塘――边平山作品系列展”及在石家庄举办的“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出版个人画集《金色的池塘》《边平山小品集》。

2001年 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同年参加由浙江美协举办的“浦江国际水墨学术邀请展”、浙江台州举办的“边平山作品观摩展”、广州东莞一泉社主办的“边平山作品展”以及浙江湖州举办的“中国新文人画第十一回展”。

2002年 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及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国际水墨邀请展”。同年参加“上海中日书法联展”。

2003年 参加台湾观想艺术主办的“今之昔――新文人意境展”、上海抽象艺术油画展、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杭州“尖锋水墨”画展及湖南画院举办的“中国新文人画展”。同年参加香港举办的边平山“金色池塘”系列展、美国佛罗里达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邀请展。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

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朱新建,1953年生于南京。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协会员,职业画家。1987年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的人物造型。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参加重要展览。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

出版有《笔墨随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水墨小品》、《戏曲人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版等多种画集。

一然 本名崔建立,1974年生于山东淄博,现居北京,职业画家。著名画家边平山先生入室弟子,大型美术文献《中国美术30年》责任编辑、《艺术在中国》画刊责任编辑。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北京荣宝斋画院首届中国书画家高级研修班,师从边平山、半村、史国良、王和平等先生。2001年在山东举办首届个人书画作品展,2005年参加“2005海峡两岸美术交流展”、“中国当代中青年画家学术交流展”、2006年参加“画风・市场――当代中国画家邀请展”、“零点水墨――齐鲁邀请展”等重要学术展览。国画作品及专题介绍刊登于多家专业报刊,出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家系列・一然作品》等。

汪为新,199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汪为新书画艺术展。作品参加北京青年美术作品展.验证实力・中国画家五人展,当代水墨探索展、四人画展、名家画荷展。作品在《美术》、《国画家》、《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等媒体中专题介绍。1999年出版《汪为新画集》。

什么是文人画

[ 来源:当代中国书画家网 | 时间:2008-3-17 ]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 。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 “ 不学为人,自娱而已 ” 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 “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 。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邓春的 “ 画者,文之极也 ” 等理论已将 “ 文 ” 与 “ 画 ” 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是低车奈娜嘶砺郏晕娜嘶谝院蟮姆⒄股掀舻搅松钤兜挠跋臁4耸保臻岢龅?“ 士人画 ” 概念又使文人画向更成熟迈进了一步.

进入到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即后世所说的 “ 元四家 ” 。他们的画多表现 “ 隐居 ”“ 高隐 ”“ 小隐 ”“ 渔隐 ” ,以 “ 出世成仙 ” 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艺术上提倡 “ 高雅 ” 、 “ 平淡天真 ” 、 “ 天真幽淡 ” ,理论上主张 “ 逸笔草草 ” 、 “ 不求形似 ” 、 “ 聊写胸中逸气 ” 等。这一时期诗文印信也逐步正式进入画面。不但成为布局的组成部分。而且更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心声。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辅相成,这也标志这文人画形式的完善。

明代前期文人画处在继承发展时期 ,出现了 “ 吴门画派 ” 和 “ 浙派 ” ,沈周、文征明,戴进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直到明代中后期身为理论家、画家的董其昌根据苏轼的 “ 士人画 ” 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同时,作为南宗的文人画地位得到确立乃至成为中国绘画观念的最高认识。

清代到了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诸多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 “ 四僧 ” , “ 四僧 ” 中又以八大、石涛最为突出。身为明末遗民,他们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 “ 笔墨当随时代 ” , “ 法自我立 ” ,面向生活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他的主张对后世的 “ 扬州画派 ” 、 “ 扬州八怪 ” 、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如当代文人画家张师曾的雨竹作诗曰:西风飒飒响翠涛,雨竹摇曳在弄潮.根近清流此君德,虚心抱节自清高.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有陶潜的 “ 采菊东篱下,悠然间南山 ” ;有苏轼作直竹曰 “ 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 ;有吴镇自号梅花道人,言梅妻鹤子而终老;有郑思肖因亡国失土作露根兰 …… 虽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籍,但是也不乏文质彬彬的浪漫。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 “ 意匠惨淡经营中 ” 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赞道 “ 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 。文人画重简,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 “ 零 ” , “ 零 ” 既是白既是空。 “ 计白当黑 ” ,空、白是为了 “ 多 ” ,为了 “ 够 ” ,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的感受,似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 文人画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 “ 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 。赵孟\诗云 “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 。柯九思论画竹 “ 写竹杆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 。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这些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当中,有一种叫“文人画”的专有绘画名词。那么,“文人画”,是否就是指文人或者说文化人所画的画,就叫“文人画”呢?文人画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明末画家董其昌提出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