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海湖的形成演变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7-29 13:09   点击:1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青海湖的形成演变

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孝斗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敬灶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

1908年,巧稿磨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2000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2013年8月,青海湖湖区面积为4337.48平方千米。 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5%。

二、喀纳斯湖的形成演变

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冰川冻土》资料:喀纳斯河流域位于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奎屯峰南坡,流域周围山体呈阶梯层状断块山,由于第四纪初期以来的冰川强烈刻蚀作用,角峰、刃脊、古冰斗、U形谷、悬谷、冰碛垄、冰碛湖及融冻泥流阶地非常发育。从古冰川地貌可以分辨出这里曾出现过较明显的三次冰期,喀纳斯湖是经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复合山谷冰川掘蚀而形成,当时冰消戚川长数千米以上,冰川厚度约200-500米,冰舌末端稳定在湖口,并处于平衡状态,逐渐在喀纳斯湖口堆积了宽约1千米、高50-70米的由多道岗洼地组合而成或桥闭的终碛垄,最外一道高约20米,呈弧形外凸的垄岗,内侧一道以斜坡与湖面衔接。终碛垄起伏不平,由粗细不同的冰碛块石、砂与粘土等混合物质组成。后期因气候转暖,衫裂冰川迅速退缩,形成了现在的喀纳斯湖。

三、从湖泊演变为森林要经历哪几个演替阶段?演替的动力是什么

湖泊演变为森林”是初生演橘尘替。

次生演替就是由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扰升、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圆李禅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

四、湖泊底下有没有生物?从湖泊演变成森林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

湖泊底下有生物,

从湖泊演变成森林是初生演替。

因为从裸底阶段的湖泊开始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一个湖泊经过一系列的演替也可以发展成为顶级群落(指森林群落)。这种完整的初生演替...(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高教2006版.373页)

根据教材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进行判断,无论如何总感觉有些别扭。

我想要是能利用以下“无”和“有”的标准进行判断,就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实际,也比较富有哲理:

1.以“无”为基础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1)“从头开始”,从来没有过群落的地方衍生出群落。

(2)“从头再来”,原有群落破坏殆尽,衍生新的群落。

2.以“有”为基础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1)发展性演替:在已有的较低级的群落基础上,发展成其他较高级的群落,直至顶级群落。

(2)恢复性演替:原有群落遭到一定破坏后的恢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